在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十位战功卓著的将领被授予了“共和国大将”这一荣耀称号,因此,他们被世人称为开国大将。这些开国大将,在革命战争时期分别在不同的战场上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大将的职务和贡献尤其突出,他担任了野战军副司令员,并且是华东战场的主力指挥官之一,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屡次创造了战术奇迹,堪称最能打仗的开国大将。他领导的部队打破敌人防线,取得了辉煌胜利,成为解放军中的传奇人物。陈赓、萧劲光、许光达等大将,也是解放战场上的重要指挥官,他们领导了多个野战军,参与了决定性的战役,屡建奇功。
特别是陈赓将军,他最初是独立指挥的将领,带领陈谢兵团打击敌军,在豫西一带大获全胜,重创了胡宗南集团,歼灭了“天下第一旅”,并成功消灭了李铁军兵团。他还与刘邓大军、陈粟大军紧密协作,打通了中原战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萧劲光在东北战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是南满根据地的核心领导人,担任第四野战军的先锋,他的部队为后续的解放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条件。许光达则是在西北战场的主力将领,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员,为西北的解放贡献了卓越力量。罗瑞卿担任第19兵团政委,主要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确保战斗力和军心稳定。张云逸则在华东地区负责后勤保障,尽管他没有亲自上前线,但他为战争的持续和胜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剩余71%虽然徐海东将军在解放战争中未参与大规模的战斗,他在战时的病情使他未能参与前线,但他依然是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始终铭刻在革命历史中。王树声大将则以后方的建设工作为主,重建大别山根据地,为革命力量的稳定和持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谭政大将,作为第四野战军的政工工作者,是一位深具政治素养的领导者,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确保部队的思想建设和政治稳定。黄克诚大将,来自第四野战军,既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又具备出色的政治领导能力,成为军政皆能的典范。
虽然王树声没有在战场上成为最前线的主力将领,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与徐向前共同肩负了极其重要的军事责任,为后来的革命胜利铺平了道路。
这些开国大将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功臣,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战场指挥、后勤保障,还是政工工作,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他们的入党时间,十位开国大将的革命历程各不相同。萧劲光和陈赓是最早入党的两位大将,他们分别在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为他们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海东大将则是在1925年加入党组织,成为一位自幼出生在农家的指挥官,历经战火洗礼后成为红25军的杰出领导人。许光达和黄克诚也是在1925年加入的,他们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文化和军事教育,许光达曾在长沙师范读书,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后进入黄埔军校。黄克诚则在省立第三师范学习时接触马克思主义,随后加入革命行列。
王树声与张云逸大将则是在1926年加入党组织,两人分别参与了黄麻起义和百色起义,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做出了突出贡献。粟裕和谭政大将则是在1927年加入的,其中粟裕是专业的军事指挥官,而谭政则专注于政工工作,二者在革命队伍中担负的职责大相径庭,但各自都展现了卓越的能力。
罗瑞卿大将则是1928年入党,他的军旅生涯十分丰富,既担任过保卫工作,又曾任职过军事主官,并且参与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他是开国大将中,军政能力兼备的佼佼者。
从入党的时间来看,萧劲光和陈赓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将,而最后加入的则是罗瑞卿。尽管他加入党组织的时间较晚,但罗瑞卿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最终成为开国大将中职务最高的那一位。
发布于:天津市益通网配资-壹配资网门户-深圳配资公司-中国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